2025年10月23日
微信

福音时评|周海媚病历外泄引发争议,请懂得保护他人隐私

作者: 若望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3年12月16日 13:08 |
播放

根据各大媒体报道,12月11日,符某某(男,36岁)利用其在顺义区某医院工作的便利,出于炫耀目的,将一名病患的个人病历拍照发至微信群,导致信息扩散,造成恶劣社会影响。目前,顺义公安分局已将符某某依法行政拘留。

细心的人很快发现,此男子所泄露的信息,就是已故女星周海媚的病历。因此男子被刑拘后,网友们无不拍手称快,希望男子为自己的无耻行为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。

网友之所以如此反应,除了是对周海媚的纪念之外,更在于对泄露他人隐私现象的深恶痛绝。笔者认识一位长相甜美的班主任,她常在家长群里跟群友聊天。可有一个孩子的爸爸,无耻地把她的照片以及一些个人隐私发到不良平台上让大家讨论,给这位老师带来了不少困扰以及身心灵的伤害。最终以法律诉讼的方式,维护了自己的权益。

从法律上看,“中国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(一定范围之外的人)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的权利。”因此泄露他人隐私,借此来满足某些需求甚至获利,都是违法行为。作为基督徒决不能干这种恶事。

不过由于某些原因,在教会内仍存在一些泄露他人隐私的事。当然这其中并非都是出于恶意,只是因某些人操作不当,给他人造成了伤害。而这种情况在教会中是屡见不鲜的,有的人出于热心作见证或爱心的祈祷,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结果。

有位年轻姐妹曾到一家民宿打工,由于这里属于无证经营,且存在其他违法行为。因此在一次突击检查中,姐妹因此而被行政拘留十五天。而她在狱中坚定地仰望主,并给一些狱友传福音。这个见证确实非常美好,姐妹也在团契中与肢体分享。但传道人明确指出,要保护姐妹的个人隐私,此事不要对外宣扬。

可是就有肢体为主“大发热心”,觉得好的见证最好让更多人知道,于是就到处宣扬,造成了难以预估的结果。原来有位主内老板准备聘用这位姐妹,但知道她有前科后,就打消了决定。虽然这位老板的做法可以商榷,但如果不是肢体泄露姐妹隐私,又岂会有这事呢?

姐妹和她母亲知道后,感到非常生气,因为这种见证虽然不错,但同时也可能给个人名誉带来一些损害。姐妹当时也只是在团契中分享而已,并没有广而告之。虽然这位肢体后来真诚道歉了,但其对姐妹名声的损害却无法弥补了。

而在教会的祷告会中,也往往是个人隐私泄露的“重灾区”。有的人在带领会众祈祷时,总是会把某些人的秘密说出去,从而造成了教会的冲突。比如某某人得了具体什么病,某某人前几天做了什么恶事,某某人的孩子学习不好等等。

而祈祷者知道这些信息,都是肢体出于信任,对他们说了实话。当弟兄姐妹向我们推心置腹,告诉我们他的隐私时,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,要懂得保护好其信息,不可将其外泄。假如我们觉得对其有负担,可以独自为其代祷。

总之在教会当中,我们都要懂得保护好弟兄姐妹的隐私,不要在作见证、祷告会上随意泄露,以免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困扰,导致发生冲突。基督徒彼此为弟兄姐妹热心,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,我们要懂得与人交往的边界,保护好自己以及他人的隐私权。


感谢您的阅读!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。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、疑问、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,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、提出改进建议,欢迎通过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与我们分享。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,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。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,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。

反馈时,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。

期待与您保持互动,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。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